9月7日晚20点,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徐敏教授作为脑客中国科研第71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语言脑机制的普遍性和汉语独特性》的报告。
今天非常荣幸、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在脑客中国给大家分享我们最近研究语言脑机制,尤其是汉语脑机制的最新成果。
1.汉语系统及研究方向
语言的加工我们都知道其实是涉及到很多不同的过程或者是不同的语言成分。包括像听、说、读、写还有手语加工等不同的加工模态,也涉及到像自行语音、语义、语法等很多不同的加工过程。那相对于西方的印欧语言,我们汉语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有它的独特性。
首先从我们的书写系统来说,我们采用的是方块的汉字,它属于表意文字。而从语法的角度,汉语属于孤立语,也就是我们一般是不通过词型的变化来体现或者去表达语法功能的。另外汉语是属于声调语言,我们可以使用声调来区分或者表达不同的意义。
我今天汇报的主要是有两项研究,一个是围绕汉字的阅读和书写,然后来探讨汉语儿童的阅读障碍,尤其是阅读困难和书写困难的神经基础。第二项研究主要是去看汉语句法和语义加工的脑机制。
2.语言的起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孩子是怎么样去学习阅读的。从语言出现的时间来看,口头语言起源于大概十万年以前,相比于口头语言,文字的出现要晚很多。最早的楔形文字也是到大概五千年前才真正的形成,而汉字只有大概三千五百年的历史。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口头语言的习得通常认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只要把小孩放在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不需要去刻意的给他做很多训练,也不需要接受正规教育,小孩子就可以很快的学会说话。乔姆斯基因此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的装置,这个语言装置可以使小孩子在外部语言的刺激外部环境下就很快就学会语言。
相比于口头语言的发展,书面语言(阅读和书写)的学习就困难得多。如果没有好几年系统的训练,我们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去学会阅读或是书写,然后大概率会变成文盲。
3.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小孩从出生到正式接受阅读训练之前,他们的口头语言能力其实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其中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发展节点。在最开始的六个月,是咿呀学语的过程;到十二个月前后会说出第一个词语;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有一个词汇的爆发期,词汇量迅速增长;到三四岁,这个时候主要发展的是语法能力,小孩子在这个时候会说的句子类型会越来越多,复杂度越来越高;到五岁,小孩进入小学之前,他已经可以说出很复杂的句子了,他们的词汇量可以达到两千五百到三千。
所以我们说小孩开始进行小学教育时,他们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口语水平。那在一年级、二年级的主要的任务就是文字识别。当他开始学习阅读时,比如他在学习兔子的兔,在没有看到这个字之前,他其实已经会说这个字,也知道代表什么样的一个动物。那他在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其实是会把这样的一个字形跟他已经掌握的口语的词汇进行匹配,匹配到它的发音还有意义。在八岁以后,就是三年级以后,小孩发展的重要能力就是阅读理解还有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不同的文字系统、不同的语言系统,书面文字的字形单元跟口头语言单元之间的匹配关系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来说,对比这两个不同的书写系统,在汉语系统里猜测的“猜”,可以分解成为“犭”还有“青”这两个部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有十一个笔画,但是没有哪一个部件或者哪一个笔画是可以匹配到“c”或者“ai”这个音,它是作为一个整体匹配过来的。所以有时遇到生僻的汉字,不仅小孩子无法拼读,很多成年人也无法准确识别。
而像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来说,它的一个单元是字母,它通常是有一定的匹配规则。虽然说英语也属于不是很透明的,匹配规则不是特别的一致,不像芬兰语或者像其他的语言那样明显,但是它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所以当该语系的小孩有这样的拼读能力以后,他其实是可以匹配到他可能已经掌握的一个口语词汇的。
4.汉语系统的同音异形
汉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它有很多同音异形字。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就是赵元任先生写的《施氏食狮史》古文诗。他写的这个故事都是以“shi”这个音来组合。如果我们没有字形,只是我念给你听这样的一个故事,你大概率是听不懂的。所以我们是需要借助字形来把不同的字进行区分。
因为汉字这样的一个表意属性,所以我们的书写系统就需要大量的汉字才能够用。在小学六年期间,大概需要掌握三千个汉字。我们小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经过不断地去抄写,在抄写的过程中可以把这个汉字的内部结构进行分解,然后再组合,然后通过这样反复训练来加深我们对这个字形的辨认、分析还有记忆。
那我们早期的研究也发现就是说小孩子如果是他花的时间花在写上面的话就是可以促进他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其他一些研究者也发现长期的一些书写训练可以改变我们大脑的阅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