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节选
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大家好,我今天分享一下关于深部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进展。我们知道经颅磁刺激首先是作为检查的一个工具,后来才发展成为了一个治疗的技术,但是普通的经颅磁刺激,像圆形线圈和八字线圈,还是存在有局限性,尤其是在刺激深度上是不够的。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是谈一谈深部经颅磁刺激的发展,还有与八字线圈治疗效果相对比的一些研究。
01 rTMS应用进展
我们知道经颅磁刺激发明于1985年,最开始用于中枢的下行通路检查,后来发现在刺激患者后,病人的一些症状得到改善,所以把它用到了临床治疗等相关应用的探索。
1995年首次报道了经颅磁刺激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有很多的文章发表在在国际期刊上,直到2008年美国的食品医药管理局(FDA)首先批准经颅磁刺激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治疗,它的刺激方案是用八字线圈,刺激靶点选用左额叶背外侧,刺激频率设为5赫兹,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之后在2010年,经颅磁刺激(TMS)、迷走神经刺激(VNS)以及中国的针灸被纳入到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第三版的《抑郁症实用治疗指南》。2013年,FDA批准经颅磁刺激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在以前神经内科治疗偏头痛通常使用很多的药物,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当我们使用经颅磁刺激用于视觉皮层的低频治疗,再加上一些抗抑郁焦虑的方法,会发现治疗偏头痛是非常好的,立竿见影。
2018年,FDA批准了深部经颅磁刺激的H7型线圈用于强迫症的治疗,这个我们会在后面具体讲述。今年的4月6号,FDA又批准了h1型的深部经颅磁线圈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它是采用iTBS模式进行刺激。这种iTBS模式就是模仿海马脑电图的一种模式,我们知道海马是认知功能最重要的脑区,当它活动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节律,通过外在给予这种模仿海马脑电图节律的经颅磁刺激,使我们的脑电图海马脑电图化,引起我们脑电实现共振,通过自我改善有助于提高认知功能。
这种深部的iTBS模式治疗抑郁症时每次只需要三分钟的刺激,快速的完成治疗,同时快速的起效,可以实现治疗更多的病人。
02TMS技术发展史
1980年,经颅电刺激开始应用到临床上,经颅电刺激有它的特点,但存在一些缺点,包括不方便,病人觉得震撼等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发明了经颅磁刺激,这之后开始出现了重大的脑科学研究的进展。我们现在很多的神经系统的检测技术都来源于经颅磁刺激,比如经颅磁刺激的运动兴奋性运动皮层的兴奋性评价,包括兴奋性、抑制性、异化性等。此后还发现了经颅磁刺激下的脑电技术,经颅磁刺激下的近红外成像技术,还有经颅磁刺激下的功能磁共振技术等等。
George在1995年首次证明了重复经颅磁刺激具有抗抑郁的作用;200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发了H型线圈用于刺激大脑深部结构。2008年和2013年,FDA先后批准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和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在2018年批准深部经颅磁用于强迫症的治疗后,今年FDA又批准iTBS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治疗。
所以纵观经颅磁刺激的整个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来发展的,是一种尖端的技术。所以我们都说经颅磁刺激是21世纪脑科学的第四大进展,因为它不仅仅可以用于检测,也具有治疗的作用,从而对我们大脑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