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2日晚20点,中国卒中学会神经调控分会特联合深圳市人民医院及“脑客中国”学术直播平台,线上举办的公益讲坛——2024年卒中及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新技术讲坛-无创脑神经调控,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郭毅主任作为第1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主题报告。
报告题目为《探索神经调控新途径-经颅磁刺激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视频:
郭毅主任阐述了目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手段十分局限的现状,提出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简便、价廉、有效、安全的非药物疗法是当务之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利用声、光、电、磁等技术,达到无创调控大脑改善疾病症状的目的,郭毅主任的报告内容主要针对其中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展开。
介绍了以下五种TMS的刺激模式
①单脉冲TMS (spTMS):可用于电生理检查
②成对脉冲TMS (ppTMS):可用于皮层抑制或易化机制研究
③成对关联TMS (PAS):可用于突触可塑性研究
④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临床治疗
⑤模式化重复刺激(TBS) :临床治疗
郭毅主任主要介绍了其中两种常见刺激模式。
靶点定位也十分重要,要达到精准定位可以结合fMRI、PET-CT、脑电检查。
2019年国际临床神经生理学联盟(IFCN)发布了基于循证医学的TMS临床治疗指南,囊括了从精神类疾病到神经类疾病各常见的适应症以及方案指导。郭毅主任对常见的适应症靶点及机制进行了讲解。
郭毅主任提出低频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可能与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相关。
郭毅主任介绍了团队即将发表的一篇荟萃分析——阿尔兹海默病中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潜力:一种优化干预策略的RCT荟萃分析。本篇共纳入16篇文献,结果提示TMS改善阿尔兹海默病总体认知功能是明显有效的(p=0.0002)。对于各项TMS参数也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郭毅主任详细介绍了一个治疗病例:66岁女性在前两家医院诊断为痴呆。入院后进行脑电评估,结果提示认知下降为中风险,采用双靶点刺激方案治疗16天(1Hz RDLPFC+10Hz LDLPFC)。疗程结束后,复查脑电发现患者脑电明显改善,认知下降为较低风险,接近于正常,MMSE由16分到27分。
脑电图结果还提示患者有焦虑状态,但量表分数并没有反映焦虑症状。郭毅主任提出单纯基于量表结果的实验研究异质性比较大。
功能磁共振有很多优点,为认知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其价格昂贵,临床治疗想要落实比较困难,而脑电检查使用更便捷易用,适用于大多数医院。郭毅主任团队和深圳湾实验室目前正在建立深圳湾脑电数据库,通过开放数据共享为科学界提供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大规模数据,开展神经科领域前沿研究,将极大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临床脑科学发展。
此外,郭毅主任团队正在建设神经系统疾病TMS干预的“智能化信息化平台”,建立神经系统疾病“早筛早诊-精准调控-动态评估”的智能化闭环管理新模式。
郭毅主任提出他们团队的未来目标:建立一个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闭环系统,探讨MCI、AD、慢性失眠症的潜在机制和治疗靶点。
以上为本期直播部分内容,观看本期及往期完整视频内容请点击文末链接。
END
往期精彩节选
蔡华俭:怀旧和良好生活(well-being):行为、基因、神经视角的探索
刘泉影:基于计算建模的神经调控的优化策略——靶点脑区、输入序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