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 日晚20点,中国卒中学会神经调控分会特联合深圳市人民医院及“脑客中国”学术直播平台,线上举办的公益讲坛——2024年卒中及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疗新技术讲坛-无创脑神经调控,天津市安定医院神经调控诊疗中心李申主任作为第7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主题报告。报告题目为《脑电相结合的神经调控技术在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以下内容节选自直播视频:
从2016年我们国家脑计划目前已经进入了第二个五年的阶段,随着这几年脑科学脑进化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大背景下,神经调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精神科。精神科目前以物理治疗手段为主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已经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形成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
并且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精神疾病的诊疗的疗效非常的肯定。对于神经调控的目标主要是要更加的高效,更加的智能,更加的精准。要达到这种目标就需要一些比较有优势的评估的手段助力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大脑的神经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脑电的不可替代性是比较显著的,它出色的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毫秒级别,基本上可以实时地呈现出事件处理的过程。基于脑电技术,可以反映一些特有的刺激或者事件相关的脑功能活动,称之为ERP,即关于特定的事件时间锁定的神经网络协调活动。
李主任介绍了ERP不同成分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和超高风险个体出现P50感觉门控缺陷、精神疾病患者的MMN与皮质厚度相关、MMN可作为早期精神疾病发展的预测指标、P300可预测精神疾病风险、P300可预测首发未用药精分患者的自杀行为、早期精神分裂患者听觉诱发的伽马振荡更明显等等。
李主任先介绍了无创脑刺激的发展的历史,包括经颅电刺激、经颅磁刺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磁抽搐治疗。
主要针对TMS-EEG目前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介绍了相关的实验,包括:精神分裂症、青年人、老年人之间TEP成分的潜伏期差异、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动前区自然频率显著降低、TMS-EEG可以通过评估皮质抑制情况来辅助诊断精神分裂症、TMS-EEG可以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N45振幅可能是预测抑郁症疾病状态的TMS-EEG标记物。
脑电和经颅电刺激的联合应用也是帮助我们评估功能进行相关神经调控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大脑功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很多患者在进行相关的临床治疗的时候会感觉到刚开始疗效比较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疗效就没有之前那么好了,那可能他的脑功能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就得进行相关方案的调整。基于脑电这个技术手段是很好的一个联合方向,然而目前的研究或者技术还是并没有达到,起码对于脑电和经颅电刺激治疗,想要达到闭环监测还是比较受限。目前对于经颅电刺激结合脑电评估相结合还是侧重于治疗前后的评估。
相关的实验进展包括:tDC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γ活动和工作记忆的影响、tACS可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相关的神经振荡、tACS调控DLPFC的α振荡来改善抑郁症状。
以上介绍了基于脑电的技术,结合不同的或者我们现在已经广泛应用的神经调控技术在精神疾病当中的一些相关的进展大量的研究者都试图想尝试来整合脑电和核磁两者之间的优势,全面获取高时间的分辨率和高空间的分辨率,既能够实时观测到神经元的电活动,又能够看到大脑的代谢的反应,帮助我们来探索可能的一些内在的机制。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尤其是在精神科的一些研究,比如EEG-fMRI揭示精神病高位个体的伽马带特异性网络紊乱、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状态。
以上为赵立波教授直播节选,若想了解完整报告内容,请通过文末链接观看。
END
往期精彩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