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2023-12-07出现言语含糊,无肢体无力,当时未予以重视。2023-12-09言语含糊加重伴随右侧肢体无力,家人送至鼓楼医院就诊急查CT,诊断为:脑梗死。2023-12-10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加重,不能步行。2023-12-11收治入神经内科,予以抗凝,稳定斑块,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患者先后于多家医院,予言语、吞咽、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针灸等综合康复治疗。12-25收入我科,仍遗留言语障碍、右侧偏瘫、右肩关节疼痛。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了康复专科评估。
评估结果
临床诊断:脑血管病恢复期;肩袖损伤;2型糖尿病;高血压3期。
功能诊断:Broca失语;口颜面失用;言语失用;右侧偏瘫;右肩关节疼痛;ADL依赖。
康复问题:1.言语交流能力差;2.右侧上肢活动和ADL受限;3.认知功能下降;4. 疼痛与情绪。
长期(2-3月):实现双语实用性交流;日常生活完全自理,回归家庭及工作。
基于临床评价结果,沈医生团队明确了临床诊断、功能诊断,找到康复问题,确定短期和长期的康复目标,并制定了针对性的康复治疗策略。
3.认知:提高各项认知能力(记忆、计算等)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逐步恢复原有工作状态。
物理治疗
神经调控治疗
靶点:阳极置于左侧 Broca区,阴极置于右侧眶上缘,电流强度1mA,时长20min。
语言治疗
二、康复疗效的评估
基于ICF通用组合的理念,在治疗结束后沈医生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康复疗效的评估,发现患者的各项功能均有了明显的改善。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康复中心朱奕副教授对本次案例分享作了全面的点评,这名患者是双语失语,在评定和干预的时候需要兼顾中文和德语两种语言的评估和训练,在治疗中,不仅是ST,还是OT,也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生活环境,还有文化背景方面跟中国的差异,给予了有针对性的言语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指导。在患者的脑功能评估方面,除了临床量表的评定,还进行了言语传导束的重建,作为一个脑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客观地呈现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和治疗的效果。同时,这名患者的诊治过程充分体现了整个医护团队的合作,在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沈滢副教授认为,康复诊疗流程的规范化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在这个病例中是基于ICF的框架对患者进行了功能的评估,全面评估非常重要,因为它为治疗提供详细的功能障碍的信息,没有评估就没有治疗。最后沈教授强调了综合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医护团队通力合作,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功能。
END
往期精彩节选
【脑客中国】脑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新技术应用病例讨论 | 2024年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线上查房 第1期
【脑客中国】吞咽功能障碍的迷走神经刺激技术 | 2024年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线上查房 第2期